|
新闻动态
许钟麟: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赶超
2008-12-27 15:40:32
许钟麟: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赶超 |
|
2006年02月24日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的许钟麟研究员一直从事空气洁净技术和工程的研究,主持过几十项工程设计方案及论证,验收鉴定了数千家洁净厂房和空气污染控制工程,为研制成空气净化技术成套设备服务于三线建设和高、精、尖产品做出贡献。他建立的一系列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开创了我国有自己特色的空气洁净技术原理体系。1983年即形成专著问世。他在读本科时学的是暖通,研究生时对半导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工作3年后,在1965年他被任命为净化研究室(大组)的副主任,搞空气净化。对于空气净化的研究国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则开始于60年代初。在当时,对于许钟麟等人来说,无论是高效过滤器,还是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几乎是不了解的。美国联邦标准209就成为我国在空气洁净上的准绳。
许钟麟研究员在主编《空气洁净技术措施》和学习外国的时候,遇到了许多不得其所以然的要领问题。例如,美国高效过滤器的定义是用对0.3微米微粒的过滤效率来确定的,但洁净度级别又用≥0.5微米微粒数来衡量,因此在洁净室计算中就不好办,而文献上计算仍用0.3微米的效率,则显然有出入。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外国没有这两种粒径关系的换算公式。又如外国文献上计算例子都是用各地具体的大气尘浓度,可我国这么大,大气尘浓度差别太大,那里去搞这么多的数据?就是有了测定数据,有代表性吗?敢用在计算中吗?为什么外国的文献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原来外国文献中尚未揭示大气尘浓度和洁净室洁净度的普遍规律,所以只能用具体数据,没有时就假定一个。再如美国标准规定层流室内截面风速不小于0.45米/秒,当时这是金科玉律,谁也不敢、不愿提出怀疑。那么一个10平方米的小层流室,起码要用18000立方米/小时的风量,建造费和运行费都很大。这就使得这种特别洁净、对提高成品率特别有用的层流洁净室在国内难以推广。
这些“为什么”在许钟麟研究员的脑海中有上百个,为什么国外对这些问题尚无答案。他发现那是因为属于洁净室静态、动态的基本规律尚未被揭示,一些概念尚未连成一片原理,所以才出现洁净室在国外被分为乱流和层流两种,而其间无法联系,乱流洁净室可以计算,层流就无法计算,是截然分开的两种形式。
许钟麟研究员不认为外国人找不到答案,我们也一定找不到。通过实验,他找到了0.3微米和≥0.5微米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即找到了用高效过滤器0.3微米的效率去计算洁净室≥0.5微米洁净度的方法。找到了大气尘浓度在106粒/升以下变化,对室内洁净度几乎无影响的规律,所以就定为洁净室的室外设计浓度,从而保证了对生产有极端重要作用的洁净室的计算有最高保证率而不受地区影响;无需测到每个地点的大气尘浓度,从而首次给我国大气尘浓度划分了3个等级,同时指出洁净室不必非追求室外环境如何好,不必非在边远山区,从而打消了当时建洁净工厂的顾虑。 |
|